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1年5月25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牧师出席“佛诞节”活动为何引起争议?

刘盐约弟兄 天国呼声 2020-10-11

点击上方天国呼声可以关注

原  创  福  音  平  台

 





天国呼声”:可称为“新新盐约之声”,继续本于圣经提供思想和观点,站在弟兄姐妹日常信仰第一线:答疑解惑、真假辨析、热点评析等。不为名牧唱颂歌,只为弟兄姐妹说“神”话说真话!坚持原创写作,拒绝粗鄙鸡汤,传递深度思考。谢谢您的关注、支持,欢迎提供写作素材或话题。

最近一篇文章《“惠风和畅 五教同光”》在一些基督徒的朋友圈里火了。因为这里提到有基督教的牧师参与“佛诞节”活动。今年的5月12日是农历四月初八,正是一年一度的佛诞节。佛诞节又称佛诞日、浴佛节等,设定在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据传是佛祖释迦牟尼的诞辰日,所以每年的四月初八是一年中最为隆重的佛教节期。

 

每年的佛诞节都很隆重,唯独今年这一次引起很多基督徒的关注。因为在今年的佛诞节上,浙江神学院院长潘兴旺和副院长楼世波两位基督教界的牧师出现在杭州灵隐寺,和方丈和尚们共贺“佛诞节”。这一事件经披露后在很多基督徒微信群里引起热议,网络上激烈鞭挞声一大片,不过也有表示理解的声音!


予以激烈反对的基督徒把牧师此举解读为“牧师为佛诞节‘烧香’”,认为牧师出席“佛诞节”活动就是和偶像的“联合”,并拿出这段经文:“你们和不信的原不相配,不要同负一轭。义和不义有什么相交呢?光明和黑暗有什么相通呢?基督和彼列有什么相和呢?信主的和不信主的有什么相干呢? 神的殿和偶像有什么相同呢?因为我们是永生 神的殿……”(林后6:14-16)

 

表示理解者指出牧师并没有参与“烧香”活动(照片上也看不出来有“烧香”),只是观摩而已,而且也有情不得已之处,就像宗教管理部门在圣诞节安排和尚去教堂“观摩”一样,这次佛诞节则是安排牧师去庙里。

 

还有弟兄姐妹虽然没有把牧师的这次活动定性为和偶像“联合”,但也毫不客气地指出,基督徒不是不能和佛教徒进行交流,交流的方式有很多,但与异教文化交流也要谨慎,要选择合宜的方式,特别是身为教会领袖与传道的牧师更要谨慎言行,以免绊倒信徒。

 

所以,这次牧师在寺庙里出席“佛诞节”活动之所以引起争议,不在于牧师到底在里面有没有“烧香”了,而在于在很多基督徒看来,牧师出现在寺庙里这一幕本身就是踩上了“红线”,令人难以接受。这些基督徒大多数接受的是基要派思想的熏陶,所以无法容忍这类活动也在情理之中。

 

在此延伸一下,回望历史可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回顾中国教会历史,来华的宣教士对佛教表示“亲近”的例子并不少见。比如明末天主教宣教士利玛窦来华,最早就仿造和尚的样子,剃光头穿袈裟,行走在中国的大街小巷,试图以此接近中国人。不过后来利玛窦被人告知,佛教只是中国下层社会的宗教,对中国上层社会有影响的是儒教,所以利玛窦这才换下和尚的行头。

 

清末来华的新教传教士里也有一些人(比如李提摩太)对中国佛教很有兴趣,他们有的钻研佛法,有的翻译佛经,不知不觉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做了会通的工作。但当年宣教士这样做,不是为了佛教而佛教,为观光而观光,而是想通过了解佛教进而去了解中国的文化,从而找到向中国人传布福音的切入点。

 

虽然佛教也是外来宗教,但在中国经过上千年演变,已经完全本土化了,甚至已经成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1919年问世的中文和合本圣经有些词汇就借用了佛教的用词。所以,在中国基督徒要想传福音,佛教文化是绕不开的。而在传福音中寻找合适的切入点是很重要的,向佛教徒传福音也是如此。

 

然而,这是需要设定界限的,更要谨慎方式方法,绝对不能认同、更不能参与佛教的敬拜方式。几年前有位丁主教说自己家里放置观音像,以此表示自己的“包容万象”,结果是贻笑大方了矣!

    写于2019-5-15


往期文章,☞推荐阅读:

1、丁主教家里摆放观音像为何引起争议—怎样才是“安息主怀”?

2、“神医大会”是圣灵恩膏还是群魔乱舞?—回到圣经看“医病的恩赐”

3、又是“医治释放”,又是免费港澳游,这样的特会我要参加吗?

4、从“使徒”罗保罗有关方言的错误教导看其极端灵恩派的本质

5、比全能神教更疯狂,坚决抵制韩国邪教“新天地”新一轮“传教”浪潮

6、辨析|从其教导看印度“先知”孙大索究竟是一个什么“先知”?

7、道德主义解经造成扭曲,回归基督中心才是正道—从蒙福的犹推古被当做道德批判的靶子谈起
8、对一则“颍上教会声明”的观察和思考—也和“先知”大卫·欧华有关

温馨提示:“天国呼声”在风雨中继续与您同行天路,欢迎提供素材;点击阅读原文可翻阅往期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